星期三, 9月 24, 2008

什麼是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


新聞辭典
什麼是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
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是以住院病患的診斷、手術或處置、年齡、性別、有無合併症或併發症,及出院狀況等條件,將病患分為數百個群組;並事先訂定給付價格,除特殊個案之外,同一群組採定額支付。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7.03.07 03:20 pm
健保給付將見大改革!健保局今天正式公告明年元旦起,將實施第一階段住院診斷關聯群(DRGs)支付,大幅改變現在「花多少、給多少」給付。未來治同一種病,不論採用何種治療手段、藥物、住院天數,就只有一種給付價格。將分四階段進行,預計民國100年將全面實施。
DRGs是健保制度實施以來,第一次全面性改變支付方法,醫界反應譁然,擔心此新制雖可抑制浪費,但眾多醫學中心將成為收人球、收爛攤的終點。病患恐怕也得學會保護自身權益,盡量保留收據及就醫資料,一旦發生糾紛,可提出證據;醫病關係將更惡化。

第一階段有6大疾病182

醫管處支付標準科長李純馥指出,第一階段實施疾病包括,「腎及尿道」、「女性生殖」、「口耳鼻喉」、「皮膚」、「多重外傷」、「影響健康因素」六大組疾病的182種DRGs。並分四階段進行,預計在民國100年,健保將全面改為DRGs包裹給付方式。
現在,當民眾生病住院,醫院會依據病患所進行的手術、使用的藥物、住院的天數,向健保局申請費用,只要是合理的使用,健保局就會一一給付,也就是俗稱的「論量計酬」。

一病一價 割盲腸住院就有差

例如過去割盲腸炎的住院病患,健保局給付約3萬5000元,採用傷口較小的腹腔鏡手術,比傳統的開腹手術,可多1500元左右的給付,形同鼓勵醫院多用小傷口的開刀法。但是DRGs則不管醫院採用哪一種手術,一種病患,通通只有一種價格。
若是病患發生術後感染,原本,健保局會再另外支付治療感染費用,但是DRGs實施之後,術後感染是醫院的問題,感染管控有問題,健保局不另支付費用,超出的費用醫院必須自行吸收。

民國100全面實施DRGs

健保局醫管處經理沈茂庭說,民國100年病患將被分為969種DRGs,依據疾病種類、手術、年齡、性別、有無合併症等條件分類。事先訂好給付價格,因此未來住院病患也將被分為969種價格,重新分配1200億元的健保住院大餅。
對於重症病患的部份,沈茂庭指出,癌症、精神病、愛滋病、罕見疾病、先天凝血因子異常,以及住院超過30天的重大病患,不列入DRGs,還是維持現行的論量計酬。

實施DRGs》避免變人球 保留收據

DRGs制度實施之後,民眾如何自保,避免成為DRGs人球?專家建議,病患主動詢問後續的治療計畫,保留完整收據,一旦發生被拒絕就醫,或是被迫提早出院,應主動向相關單位申訴。
健保局醫管處經理沈茂庭指出,將加強監控病患出院之後,短期內跑急診、再住院比率,若是比率太高,則顯示前醫院的處置不佳,將公布該醫院名單。
而病患治療到一半不滿意,決定出院或轉院者,健保局也將依據實際住院日數給付,不會全額給付費用。
醫改會建議,若醫院沒有提出治療計畫,就趕病患提早出院,未來病患務必主動詢問未癒症狀的後續治療計畫,不要傻呼呼的立刻辦理出院。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明年後病患最好將就醫過程中,所有的收據保留完整,若是真的發生醫療糾紛,才可出具證據佐證。

實施DRGs》插鼻管、尿管 恐被趕出院

台灣不是第一個實施DRGs的國家,其他國家實施之後,常出現醫院選擇病患,棘手病患常成人球。此外,手術之後,醫院為了降低成本,要求病患提早出院,因此掛著鼻管、尿管、呼吸管「三管病人」被迫出院。
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日本、新加坡都已經實施DRGs,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DRGs確實是一個可抑制醫療浪費的制度,但是配套措施一定要周全,否則將出現嚴重的弊端。
她說,同樣的疾病只有同一種價錢,複雜病患就容易遭到拒絕。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病患的手術風險比較高,手術之後的併發症又多,醫院為了避免手術後,可預期會有高額照顧費用,因此易排擠複雜病患。
而為了得到較高的健保給付,醫院可能會「輕病重治」,明明是普通感冒,卻申報為肺炎,如此就可得到較高的給付,形成另一種浪費。自從健保局管制感冒給藥後,醫師申報感冒病人少了,但肺炎病人大增,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外,提早趕病患出院,是其他國家施行DRGs之後,最令人憂心的問題。病患手術完成之後,醫院為了節省住院成本,連胃管、呼吸管、尿管都還沒有拔除,就要病患早早回家。
而病患徵詢第二意見的權力,也可能遭到剝奪。滕西華說,病患在原醫院治療,需要第二意見時,可能轉往更大醫院,但是檢查費用,都已經被前端醫院「吃掉」,後 端的大型醫院吃剩下的殘羹剩肴,收治「爛攤子型病患」的意願就會大幅降低。可以預見的,有良心的醫學中心經營反會相對困難。

星期二, 9月 16, 2008

血糖、血壓、血脂 三高隱形殺手

2008/09/13

【聯合報/許智能/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內科醫師】

薪水高、學歷高、身材高,人人稱羨,但如果是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可就不妙了。後面這「三高」,可是不折不扣的隱形殺手。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中風的危險性是一般人2到4倍,糖尿病也是末期腎病變、非外傷性截肢、及視網膜病變和眼盲最為重要的原因。糖尿病患者中有四分之三會死於心血管疾病。糖化血色素的數值越高,中風、冠心病等大血管病變和視網膜、腎臟病變小血管病變的危險性都隨之上升。

糖尿病 等同冠心病

根據英國長期研究,糖化血色素每減少1%,十年內中風的危險性可以減少12%,心肌梗塞可以減少14%,而小血管病變更可減少37%。十年前芬蘭發表追蹤長達7年的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性等同於曾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都在20%左右,兩者兼而有之,危險性高達45%,這告訴我們:糖尿病等同於冠心病。

高血壓也是相當盛行的慢性病,國民健康局調查,60歲以上老年人半數以上有高血壓,但控制良好者不到三分之一。研究顯示,收縮壓每增加2毫米汞柱,中風死亡率就會增加10%,缺血性心臟疾病死亡率增加7%,但好好控制血壓,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可減少二到三成,中風更可以減少三到四成。

高血脂,尤其是高膽固醇,更是冠狀動脈疾病頭號殺手。現今膽固醇治療指引不斷將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向下修正,研究顯示,每100毫升血液中每增加1.8毫克的低密度膽固醇(所謂壞的膽固醇)就會增加1%心血管事件。

動物性油脂 少碰

三高的預防可從飲食、運動、減重和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著手,也就是「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

首先應盡量減少飲食中總脂肪與飽和脂肪酸攝取,尤其是反式脂肪酸。所以豬油等動物性油脂、肥肉、豬皮、雞皮等要少吃。植物性油脂如黃豆油、葵花油等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及堅果類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較健康的脂肪酸來源。

內臟、魚卵、蟹黃、蛋黃等富含膽固醇,勿過量攝取。清蒸、燙、涼拌等遠較油炸等烹調方式健康。蔬菜、水果含豐富的纖維質可以多攝取,但水果熱量不少,宣酌量食用,此外要避免各種甜點及含糖飲料。

鹽分攝取過多常使血壓控制不良,所以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加工罐頭及醃製食品。味精、豆瓣醬、沙茶醬等調味品含有不少的鹽分,宜節制。

減重 血壓跟著降哦

肥胖是許多國家面臨的重要課題,過去最胖的國家是美國,今年已經被澳洲超越。身體質量指數是評估肥胖及過重的指標,算法是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理想身體質量指數為18.5到24,超過24便稱為過重,超過27就叫做肥胖。

體重每減少5到10公斤,血壓就可以下降5到20毫米汞柱。減重也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血糖控制,也對血脂有正面影響。目前很多醫院、學校和機構均有開設減重班,有同儕一起努力之下,相信效果會更好。

運動 快走慢跑都好

運動可減重及改善心肺功能,最好維持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鐘以上。快走、慢跑、游泳等均是很好的有氧運動,要能持之以恆,長久下來可以達到良好效果。

除了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三高的藥物治療也不容忽略。只要聽從醫師指示,規則服藥,絕大多數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2008/09/13 聯合報】

星期四, 9月 04, 2008

面對癌症風險,保戶的選擇變得很多樣

 
( 2008/09/03 09:34 李雪雯 )

小美才50歲初頭的大哥,在前一陣子身體檢查時發現罹患第一期的原位癌。她聽說癌症多年來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所以有家病史的人,應該趁自己身體還健康時,就先買癌症險做「預防」。

不過,市面上所賣的癌症險保單相當多,有的強調各種癌症住院、手術、放射線、化療及安寧病房都有給付;有的則強調「不需要各種單據,只要罹患癌症就一次給付大筆金額」…,已經擁有住院醫療險保單,卻對保險一竅不通的她,實在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買一張癌症險?又應該買哪一種?

一般住院醫療險雖然給付因癌症住院、手術的醫療費用,卻無法提供癌症患者全面保障,主因是癌症治療較特殊,無論是放射線、化學治療及手術,都有門診與住院需求,而許多癌症險在化療與放射線治療兩項當中,則只選擇給付其中一項(也就是只給付放射線治療,而化療則因為在門診中即可進行,因此通常會在門診保險金中給付),投保時應多加注意。

此外,癌症治療副作用多,病患需要大量的護理及飲食起居照護,如止痛劑、止吐劑、營養品,以及看護人員的需求,又或者常有治癌新藥新療法等,這些都有必要以防癌險補強。

關於癌症險,目前的分類方式非常多,當然也常讓投保民眾摸不清頭緒。事實上,除了一般熟知的「主、附約」、「帳戶型(有身故保險金)及倍數型(無身故保險金)」、「定期或終身」,以及近來常見的「消耗型(到期沒有滿期金)與還本型(到期有滿期金的設計)」等區分外,對保戶影響最大的差異,應該算是「理賠金的給付方式」。

傳統癌症險所保障的內容是採取「分次給付」,項目包括因為癌症(少數保單的保障範圍,可以擴及到「癌症併發症」)而產生的住院、治療(例如放射腺、化療、門診或住院手術、骨髓移植)、相關裝置(義肢、義齒、義乳),以及初次罹患癌症、癌症身故保險金…等項目。 但也有少數消耗型的癌症險保單,以及絕大多數還本型癌症險,其保障內容主要就只有「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這一項,並不包括因癌症而產生的相關住院或治療的費用給付。

通常癌症險的購買方式,是依照 「每一單位」來計算。舉例來說,購買一單位的癌症險,擁有一系列的給付項目,像是「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給付10萬元、「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每日2000元、「癌症身故保險金」30萬元…。民眾買了幾個單位,相關項目保險金的理賠金額就呈倍數成長。但是各家保險公司都訂有「最高購買上限」,目前大約是六個單位。

由於癌症險的保障內容,在於罹患癌症後的相關住院及治療、手術上的費用補貼。從「後續治療費用補貼」的角度考量時,可以從「住院一天可以領取多少保險金」,做為購買癌症險單位數的依據時。

現階段,多數癌症險除了提供住院日額保險金之外,還會多加一項出院療養保險金,再加上住院醫療險也有「每日住院醫療保險金」的給付,保戶在計算時,應該將「住院醫療險日額保險金」加上「癌症住院日額保險金」與「出院療養保險金」合併參考。

至於「因癌症住院一天,可以領取多少保險金」要設定多少,那就要看個人的對醫療品質的需求,以及可負擔的保費預算而定。一般來說,現行公立醫院單人病房,每天費用約在4000、5000左右。這個數字可以當做保戶購買癌症險的參考指標之一。

當然,也有保險業務員會這麼告訴保戶:不幸罹患癌症時,平日營養品的補充,以及收入中斷的薪水補貼也是很重要的。但問題是:民眾購買癌症險的單位數越高,所要繳交的保費也就越貴,在決定購買單位數時,還是應該以個人財力狀況而定。

一般來說,從每日住院補貼的角度出發,想要購買癌症險的民眾應該首先考慮「每日住院開銷(病房費用)」,行有餘力再加買「購買營養品的費用」,最後才是「住院時收入中斷的薪水損失」。

購買癌症險單位數的考量順序:

1.住院(病房)或治療相關費用

2.營養品的補充

3.收入中斷的薪水補貼

如果保戶考慮的只是「不幸罹患癌症時,採取新式治療法的費用補貼」上,由於癌症險每單位的「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給付金額不高,再加上有投保上限(最高六單位),這時,該選擇的應該是採取「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險,而不是以「後續治療為主」的癌症險了。

另外,一般癌症險在被保險人身故時,每個單位大約只理賠30萬元左右,即使購買到6個單位癌症險,仍只能拿到180萬元理賠金。由於保障實在不高,對於身負家計重擔,想要利用「帳戶型」的癌症險主約,來同時獲得身故、全殘與癌症保障的人來說,可能不是一個最佳選擇。此時,可藉由「加買定期壽險附約」,來提高壽險保障來彌補保額的不足。

事實上,除了保障金額不高外,以帳戶型癌症險當做主約的最大問題在於:假設帳戶內的理賠金額用完了,整張保單以及附加在這張主約上的所有附約,也都將全面失效。

假設保戶預算不高,應該是以終身壽險當做主約,再附加保證續保的定期型的癌症險,行有餘力再加買倍數型或帳戶型終身癌症險的附約,最後才是「倍數型」、「帳戶型」主約,或是短期加強保障的「還本型」癌症險。

表、一般民眾可以依照自己的預算高低,依序選擇癌症險保單:
購買順序 險種 主、附約 30歲男性每萬元保額年繳保費
1 定期險 附約 1000 元上下
2 倍數型 附約 約 5000 元
3 倍數型 主約 約 6000 多元
4 帳戶型 附約 約 6600~1 萬多元
5 帳戶型 主約 約 1 萬 2000 元左右
6 還本型 主約 約 3 萬元左右
附註:上述保費是以總「限額200萬元」的保單為例,但每一張保單的最高限額規定不同

購買癌症險必須注意事項

一、等待期有長有短。

通常是90天(富邦只需要60天,遠雄及興農更只要30天即可),也就是保戶投保並繳交保費之後,超過90天之後所發生的癌症,才受到癌症險保單。

二、不是所有癌症都有理賠。

各保險公司對這些「的名稱,但裡面所包括的癌症各有不同,有的單指「各種原位癌」;有的是指;有的項目還更多(例如南山人壽)。

而以原位癌及「非一般癌症(或是「非特定癌症」、「低侵襲性癌」、「各種原位癌」、「原位癌及第一期前列性癌」等…)」為例,被保險人只能拿到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1/10的保險理賠金。但是同樣的,少數幾張癌症險保單,還會針對特殊男性或女性常常罹患的癌症項目,提供更高的理賠保障。

三、有些「癌症併發」的身故或相關手術並不理賠。

四、有些「癌症住院保險金」不給付安寧病房費用。

五、終身險幾乎全都是「理賠有上限」的保單。

目前除了一張保單是無上限的癌症險(但有「保費調漲機制」)外,其餘都是「有最高理賠上限」的保單,其中,最低的是500倍,最高的是2500倍。

六、住院天數都有最高上限,被保險人並不能無限期地住院及申請給付。

星期三, 9月 03, 2008

想想,我們的人生,也都是租來的。

吳淡如(20080709)

沒有一種東西,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真正屬於我們。

有好多朋友,最近幾年都到對岸買房子。聽說這半年來股市不振,房價略有下跌,蠢蠢欲動的人也多了起來,不久前,我也跟著一位友人到上海看屋去。到大陸買房子,除了價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土地租期還有幾年」的問題。一般新房子,租約還有六、七十年。房子的身價也與租約年限成正比,租約彷彿是房屋壽命。

其實,很多人也料定,雖然所有的房子都只有地上權,沒有土地所有權,當局也應該不可能真的在房屋年限到期時,心一橫、令一批,把房子全都收歸國有。然而,中國人向來是認定有土斯有財的,沒有了「永久」的土地產權,那種感覺,好像是在自己的撲滿裡放了一顆定時炸彈似的。

「我喜歡市區老房子,比較有上海的感覺,整修起來應該很美,可惜,年限只有五十年…。」朋友看上的是一間香山路的老房子,獨棟獨院,頗能激起人的思古幽情。我有感而發,不免烏鴉嘴了起來:「嘿,其實…,也不用想這麼多啦,過五十年,我們若不在墳墓裡,也差不多奄奄一息。那時在意的,應該是掛了以後要住在哪裡。」住天堂,還是地獄?到時恐怕是更急迫的問題。在人間已沒有未來,誰還在乎房事。他笑了:「話是這麼說沒有錯,但好像不能考慮『永遠』這回事,我們到底是俗人,自己用不到,還是希望子孫可以用得到。」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我念了紅樓夢的好了歌。「哇,妳真值得討厭。」他瞪了我一眼,不過還是繼續說:「這雖是風涼話卻是真話。我看過不少有錢的長輩,才剛嚥下最後一口氣,子孫擦乾眼淚後馬上破涕為笑,開始和兄弟們勾心鬥角,規劃起家產如何處置。但俗人…,就是放不下。」

承認放不下也是可愛的。千古以來,多少人找藉口安慰自己,放下了,我不屑,有什麼了不起,事實上,還是放不下,一點點小錢小資產,在心頭偏有千斤重量。過去做廣播節目時,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位癌末病患在安寧病房打電話來,問我:她只剩半個月可活了,可是為什麼她一直掛念著一些小東西呢?我問,什麼小東西呀?她說,她以前很喜歡買襪子,總是一打一打的買,現在她最擔心的是,如果她走了,家裡那些襪子還沒穿過,可能就會被丟掉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怔忡了好久。「啊…。」望著窗外忽然來訪的驟雨,他也若有所思:「活了這麼幾十年,這一刻我忽然有一種感覺,好像我努力得來的一切,不過是一紙租賃契約,一切都是租來的。到了某個年限,就要繳清借款,還回去。」在很多人眼中看來,他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似乎是十全十美的,什麼都有。

我們曾開他玩笑,說他什麼不多,就是錢多。然而,他卻承認,多半的時候,他活在有成就感卻不快樂的狀況中,工作上一直在應付各種挑戰和危機,心靈上一直漂泊無所依。想想,我們的人生,也都是租來的。沒有一種東西,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真正屬於我們。我們努力讀書工作,買了個房子讓自己安定,又努力買了車子來逃離房子以求得自由,有了伴侶,簽了終身契約,有了孩子,有了公司,又有了孫子……每一樣,我們都以為是自己的資產,看著它們,才能隱隱感到安慰。

有人做過統計,受囿於戰亂以及人類壽命之有限,歷史上的土地擁有者,平均擁有「自己的土地」的年歲,並不會超過三十年。與俗話說的「富不過三代」,冥冥中相應合。伴侶,孩子,都不曾認為他們的所有權屬於你。正如多數的我們並不認為,自己是父母資產的一部份,自小就嚷著要獨立自主被尊重。把活人視為資產,是一廂情願。

這個世界或許只是一個很大的租車公司。被命運善待的人,不過是向一個服務妥貼的租車公司租到了一部好車子。不久前,到日本看櫻花,為了尋找自然風景,我租了車旅行。租車公司令人不得不誇讚。車一來,油加滿,目的地都有衛星導航,只要輸入電話,再複雜的路也一路順暢。又是油電車,十分省油,停車時悄然無聲,公路修築完善,一路上丁點顛簸感也沒有。連找停車場都有詳細指示。還車時,服務員還會對我甜美微笑。完美得有點悵然。真捨不得還。這或許也只是完美人生的縮影。旅程的最盡頭,有一些不捨,卻還是得往前行,再美妙的陪伴都帶不走,越順遂的人生,時光流逝得更令人驚心。

不像是租來的東西,不過是抽象的東西而已。如過程、情感與記憶,都是屬於自己的獨特經歷。許多人,對租來的東西十分盡心,對不是租來的東西十分粗心。雖然說,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已雲消煙散。就算是抽象的東西,也只對自己有意義,無法真正留下什麼,總會成為過去。

但一輩子,談不好感情,受不了挫折,存不了美好記憶,還車之前一點值得咀嚼幾分鐘的旅程經驗也沒有,才是最值得遺憾的事情。租來的人生,值得斤斤計較或細細呵護的,唯有時間,唯有情。

星期二, 9月 02, 2008

無上限醫療險 復出

聯合理財網 2008/08/29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消失一年,理賠無上限醫療險重返保險市場。遠雄人壽近期取得金管會核准函,推出住院醫療、住院醫療補助、手術費用、緊急醫療轉送、住院當日急診及前後門診給付等無給付上限的保單,成為2007年8月業界全面停售後,首張上市的「新一代無上限終身醫療險」,預料將再掀起市場購買風潮。

隨著各種文明病層出不窮、醫療科技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延長,花費在醫療的錢也有增無減。過去民眾投保終身醫療險的首選幾乎都是理賠無上限保單,但保險局有鑑於這類終身健康險將使壽險業承受不可預知的經營風險,三年前函令各大保險公司最遲須於2007年8月底前停售所有「理賠無上限型終身健康險」商品。

舊制「保費平準型」理賠無上限終身醫療險即將停售時,讓國際紐約、遠雄、宏利等公司的無上限終身醫療商品熱賣,多家保險公司當時還傳出核保作業「塞車」。

2007年9月之後,國內市場僅剩下一張理賠無上限的健康險,即ING安泰人壽在2004年推出的防癌險附約。這張保單得以繼續銷售,是因為已設計保費調整機制,但該保單迄今未調整過保費。

在保費平準型的理賠無上限終身醫療險停售後,目前市場上的終身醫療險分為「帳戶型」及「倍數型」。遠雄人壽主管指出,帳戶型或倍數型醫療險與無上限醫療險最大差別在無上限醫療險可提供保戶一輩子且無理賠金額限制的保單;帳戶型與倍數型則提供一定限額的理賠總額,若保戶將理賠總額用完後,就不再理賠。

遠雄人壽最近推出「新溫馨終身醫療健康保險附約」,是新一代無上限終身醫療險保單,有別於舊制採平準型保費,保費設計調整機制。

對於保費調整機制,遠雄人壽總經理屠仲生強調,是「備而不用」,除非是商品本身的損失率失控,才有可能做最高20%以內的保費調整,但公司會透過額外增提「理賠特別準備金」的方式控管,並根據過去經驗值加以研判,要啟動保費調整機制幾乎不可能。

遠雄人壽主管表示,該公司過去八年銷售的終身醫療險理賠損失率約40%,除非是理賠損失率提高至75%至80%,才會考慮調整保費,且一旦啟動保費調整,將是全體該保單的保戶一併調整。

【2008/08/29 經濟日報】